|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2, Vol. 40 ›› Issue (2): 149-157.doi: 10.16088/j.issn.1001-6600.2021021501
袁冬梅1,2, 齐跃明1*, 黄光明3, 王俊萍1, 马仪鹏1
YUAN Dongmei1,2, QI Yueming1*, HUANG Guangming3, WANG Junping1, MA Yipeng1
摘要: 为高效利用福建永安-大湖盆地地下水资源,运用现场调查、资料分析、数值模拟及水文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盆地水资源调蓄能力及开采时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考虑水库调蓄和环境地质问题协同控制约束,圈划出了面积约为37.38 km2的适宜开采区,计算出该区可利用库容为1.362×107 m3,可调蓄库容为8.03×106 m3。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和水文分析方法计算得出可开采资源量分别为40 619.45和36 957.48 m3/d。提出采用分区开采、分质供水、雨洪资源化、节约用水4种途径提高永安-大湖盆地地下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综合配置平衡,控制环境地质灾害。本研究为当地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又为同类地区水资源利用提供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
[1] 齐跃明, 杨雅琪, 李鑫, 等. 中美水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4(5): 95-102. [2] 齐跃明, 宁立波, 刘丽红, 等.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7. [3] 王浩, 游进军. 中国水资源配置30年[J]. 水利学报, 2016, 47(3): 265-271, 282. [4] 李广贺.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M]. 3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5] 蔡德所, 马祖陆. 漓江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6(1): 110-112. [6] SOPHOCLEOUS M.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sustainability in the high plains aquifer in Kansas, USA[J]. Hydrogeology Journal, 2005, 13(2): 351-365. [7] 杜新强, 廖资生, 李砚阁, 等. 地下水库调蓄水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2): 178-180. [8] 赵天石. 关于地下水库几个问题的探讨[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2, 29(5): 65-67. [9] 曾红彪, 邵莲芬, 余宏明, 等. 贵州平坝县龙井岩溶水系统发育特征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 16(19): 155-159. [10] LOUCKS D P.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J]. Water International, 2000, 25(1): 3-10. [11] 费宇红, 崔广柏. 地下水人工调蓄研究进展与问题[J]. 水文, 2006, 26(4): 10-14. [12] 杨其娥. 永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15. [13] 魏玲娜, 陈喜, 卢晓华, 等. 福建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探讨[J]. 工程勘察, 2010, 38(3): 56-60. [14] 马荣欣, 林振芳, 段勇. 福建省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其环境问题分析[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8, 6(6): 723-726. [15] 赵举兴. 福建省三明市城市地质调查内容设置:兼论山区城市的城市地质工作重点[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8, 32(3): 403-407. [16] 黄光明, 李长安, 余芝华, 等. 福建永安大湖盆地岩溶地貌双向演化过程及工程地质意义[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 19(27): 88-97. [17] 黄光明, 徐佩芬, 李长安, 等. 覆盖区岩溶溶洞的微动探测试验研究:以福建永安大湖盆地为例[J]. 煤炭学报, 2019, 44(2): 536-544. [18] 王从荣, 尤爱菊, 束龙仓. 地下水库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 浙江水利科技, 2018, 46(5): 68-71. [19] 肖飞鹏, 李晖, 尹辉.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青狮潭水库生态补偿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2(2): 162-167. [20] 陈洪元, 杨勇, 胡兴华, 等. 岩溶山区雨水资源有效利用研究:以贵州省普定县马官地下水库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6): 505-510. [21] 顾尚义, 鄢贵权. 贵州岩溶地下水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贵州科学, 2006, 24(1): 28-31. [22] 齐跃明, 袁冬梅, 马超, 等. 淄河源区岩溶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评价[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4(11): 65-72. [23] 李世君, 李宇, 周训. 利用地下水库强调蓄功能建设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J]. 地下水, 2006, 28(5): 41-43. [24] 王浩, 王建华, 秦大庸. 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J]. 水科学进展, 2004, 15(1): 123-128. [25] 刘倞. 地下水的合理利用与开发[J]. 中国煤炭地质, 2018, 30(S2): 48-49. |
[1] | 郭永丽, 全洗强, 吴庆. 北方喀斯特地区地下水VOCs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8(6): 102-113. |
[2] | 游京, 齐跃明, 邵光宇, 马超, 杨雅琪, 裴毅峰. 淄河源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来源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8(4): 132-139. |
[3] | 林永生, 裴建国. 广西马山地下河系统地下水质量及污染特征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3(2): 127-133. |
[4] | 潘晓东, 尹学灵, 唐建生, 苏春田, 孟小军. 寨底地下河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2(2): 168-174.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gxsdzkb@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