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Vol. 28 ›› Issue (2): 96-102.

• • 上一篇    下一篇

虎嘉鱼及其保护生物学

丁瑞华1, 桂林华2, 李明2, 罗庆华3   

  1. 1.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15;
    2.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81;
    3.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湖南张家界 427000
  • 收稿日期:2009-12-23 出版日期:2010-06-20 发布日期:2023-02-07
  • 通讯作者: 桂林华(1972—),男,四川米易人,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E-mail:cuigh@mail.kiz.ac.cn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170122)

Protective Biology of Hucho bleekeri in the Upper ChangjiangRiver,China

DING Rui-hua1, GUI Lin-hua2, LI Ming2, LUO Qing-hua3   

  1. 1. Sichuan Institute of Natural Resource,Chengdu Sichuan 610015,China;
    2. Sichuan Forestry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sign,Chengdu Sichuan 610081,China;
    3.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Planning,Jishou Univerisity,Zhangjiajie Hunan427000,China
  • Received:2009-12-23 Online:2010-06-20 Published:2023-02-07

摘要: 报道虎嘉鱼Hucho bleekeri(中国濒危物种)的调查结果,包括不同分布区的性状变异和生物学特性。对虎嘉鱼分布区日趋缩小、资源剧减、日趋衰亡、濒临灭绝等致危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建议,切望能拯救这一珍稀濒危物种。

关键词: 虎嘉鱼, 生物学, 分布, 频危原因, 保护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about conservation biology of Hucho bleekeri Kimura which is distributed in the upper of the Changjiang River,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 change of this species in different area and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t's reported that with the passage of the time the distribution region of theHucho bleekeri Kimura reduced slowly,and the resources of this species decrease quickly,it will probably become extinction.The reasons of extinction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to protect this rare species.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change, distribution region, ecologicalcharacter, protection measures, Hucho bleekeri

中图分类号: 

  • Q16
[1] 乐佩琦,陈宜瑜.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 汪松,解焱.中国物种红色名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KIMURA S.Description of the fishes collected from the Yangtze-kiang,China,by the late Dr.K.Kishinouye and his party in 1927-1929[J].Journal of the Shanghai Science Institute,1934,3(1):23-25.
[4] CHANG H W.Notes on the fishes of West Szechwan and eastern Sikang[J].Sinensia,1944,15(1/6):27-60.
[5] 张春霖,刘成汉.岷江鱼类调查及其分布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1957(2):222.
[6] 刘成汉.四川鱼类区系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1964(2):126.
[7] 刘成汉.四川虎嘉鱼[J].水产科技情报,1978(4):13.
[8] 高玺章.四川哲罗鲑(Hucho bleekeri Kimura)原始描述订正[J].动物分类学报,1981,6(1):84.
[9] 周仰景,吴万荣.大川河虎嘉鱼产卵场条件及其产卵习性的初步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87,11(4):375-376.
[10]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秦岭鱼类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1] 吴万荣.布氏哲罗鲑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J].水产学报,1987,11(1):37-44.
[12] 吴万荣.大川河虎嘉鱼数量变动及其原因的探讨[J].水产科技情报,1988(5):3.
[13] 武云飞,陈瑗.青海省果洛和玉树地区的鱼类[J].动物分类学报,1979,4(3):287.
[14] 丁瑞华.四川鱼类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5] 丁瑞华,卿足平.虎嘉鱼保护生物学的研究Ⅰ:分布区域及其变迁[J].四川动物,1994,13(4):152-154.
[16] 丁瑞华,方静.虎嘉鱼保护生物学的研究Ⅱ:性状及生态学资料[J].四川动物,1995,14(1):16-19.
[17] 丁瑞华.虎嘉鱼保护生物学的研究Ⅲ:栖息区饵料鱼类群落[J].四川动物,1995,14(2):58-561.
[18] 方静,丁瑞华.虎嘉鱼保护生物学的研究Ⅳ:资源评价及濒危原因[J].四川动物,1995,14(3);101-103.
[19] 丁瑞华.虎嘉鱼保护生物学研究Ⅴ:生境特点及保护对策[J].四川动物,1995,14(4):144-146.
[20] 丁瑞华,方盛国.虎嘉鱼鳞片表面结构扫描电镜观察[J].水产学杂志,1995,8(1):7-9.
[21] 金升润.长津水库石川氏哲罗鲑Hucho ishikawai Mori生物学特征及人工繁殖[C]//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专家办公室.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6.
[22] 李思忠.中国鲑科鱼类地理分布的探讨[J].动物学杂志,1984(1):34-37.
[23] 邓其祥.四川几个水电站影响区的鱼类[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1):43-47.
[24] 陈顺德,宗浩,于树华.巴河九节滩水电站库区河段鱼类资源现状及影响预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5):610-614.
[25] HOLCIK J,HENSEL K,NIESLANIK J,et al.The Eurasian Huchen,Huchohucho[M].Netherlands:Dr Junk W Publishers,1988.
[1] 唐创斌, 董佩佩, 黄秋婵, 谭卫宁, 周岐海, 汪国海. 啮齿动物对单性木兰和青冈栎种子搬运行为比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0(4): 199-204.
[2] 孙烨, 蒋京京, 王纯杰. 广义极值回归模型下现状数据的贝叶斯估计[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0(1): 82-90.
[3] 詹鑫, 陈李璟, 廖广凤, 李兵, 卢汝梅. 萝藦科药用植物中新C21甾体的研究进展(Ⅰ)[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9(5): 1-29.
[4] 付文, 任宝平, 林建忠, 栾科, 王朋程, 王宾, 黎大勇, 周岐海. 济源太行山猕猴种群数量和保护现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9(1): 45-52.
[5] 郭永丽, 全洗强, 吴庆. 北方喀斯特地区地下水VOCs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8(6): 102-113.
[6] 葛奕飞, 郑彦斌. 带有纠删或纠错性质的隐私保护信息检索方案[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8(3): 33-44.
[7] 陈汹, 朱钰, 封科, 于同伟. 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终端身份认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8(2): 8-18.
[8] 李飞羽, 翁小雄, 姚树申. 基于乘客群体出行时间间隔的标度律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8(1): 1-9.
[9] 宋尊荣, 秦佳双, 李明金, 马姜明, 钟凤跃, 杨章旗, 颜培栋. 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分布格局[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8(1): 149-156.
[10] 汪建伟,邹艳丽,王瑞瑞,周建. 分布式电站网络结构及并网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7(3): 21-32.
[11] 李健康,韦笃取,罗晓曙,覃英华. 分布式发电系统与感性负载网络混沌同步控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7(3): 33-41.
[12] 李旋菁, 李生强, 汪国海, 施泽攀, 周岐海. 广西猫儿山鸟类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基于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7(2): 143-151.
[13] 韦宏金, 周喜乐, 金冬梅, 严岳鸿. 湖南蕨类植物增补[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6(3): 101-106.
[14] 梅春草,韦笃取*,罗晓曙.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感性负载的稳定性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6(2): 50-55.
[15] 林越,刘廷章,陈一凡,金勇,梁立新. 基于AP-HMM混合模型的充电桩故障诊断[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6(1): 25-3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陈永淇, 白克钊, 邝华, 孔令江, 刘慕仁. 教室内布局对人员疏散影响的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9(1): 1 -4 .
[2] 许伦辉, 叶凡. 基于横、轴、竖加速度干扰模型的行车舒适性评价[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9(1): 5 -9 .
[3] 阳丽, 孔令江. 微纳米球形颗粒之间的毛细力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0(1): 1 -4 .
[4] 贺青, 刘剑, 韦联福. 微弱电磁信号的物理极限检测:单光子探测器及其研究进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0(5): 1 -23 .
[5] 白克钊, 罗旭东, 孔令江, 刘慕仁. 开放边界条件下一种数据传输元胞自动机模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8(3): 1 -4 .
[6] 许伦辉, 廖燃火昆. 基于车流轨迹的交叉口相位相序优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8(3): 5 -9 .
[7] 王修信, 秦丽梅, 农京辉, 梁宗经, 朱启疆. 利用单窗算法反演喀斯特城市地表温度[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8(3): 10 -14 .
[8] 黎玉芳, 张军舰. NA样本回归函数估计的强相合性[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8(3): 15 -19 .
[9] 贾保华. 一个不满足中心极限定理的严平稳相伴随机序列[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8(3): 20 -23 .
[10] 陈翠玲, 李明, 梁家梅, 李略. Wolfe线搜索下一类新的共轭梯度法及其收敛性[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8(3): 24 -28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gxsdzkb@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