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8, Vol. 36 ›› Issue (3): 121-132.doi: 10.16088/j.issn.1001-6600.2018.03.018
张茹, 张蓓, 任鸿瑞*
ZHANG Ru, ZHANG Bei, REN Hongrui*
摘要: 耕地流失对粮食安全、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掌握矿区耕地流失时空特征,可为指导矿区农业发展、恢复生态环境提供参考。本文基于山西轩岗矿区4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采用变化率指数、重要度指数和景观指数等对矿区近30 a耕地流失时空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1986—1994年耕地减少2%,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变空间分布较广,且为空间变化的主导类型;在1994—2006年耕地减少6.9%,耕地向工矿用地的转变空间分布较广,且为空间变化的主导类型;在2006—2015年耕地减少13.7%,耕地向草地的转变空间分布较广,而耕地向工矿用地的转变是空间变化的主导类型,耕地景观格局有显著的年际变异性,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剧,景观形状越来越复杂。退耕还草政策的实施、城乡建设和煤炭开采共同影响耕地流失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对于山西轩岗矿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1] 陈佑启, 杨鹏. 国际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 经济地理, 2001, 21(1): 95-100. [2] THOMPSON ROBERT S.Biome 300: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sof human activities on land cover over the past 300years[J]. IGBP Newsletter, 2000, 43: 2-3. [3] 邵晓梅, 杨勤业, 张洪业. 山东省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J]. 地理研究, 2001, 20(3): 298-306. [4] 陈红, 吴世新, 冯雪力. 基于遥感和GIS的新疆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4): 614-624. [5] 田光进, 张增祥, 王长有, 等. 基于遥感与GIS 的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6): 543-546. [6] 朱会义, 李秀彬.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J]. 地理学报, 2003, 58(5): 643-650. [7] 胡振琪. 基于遥感图像的煤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J]. 煤炭学报, 2004, 33(5): 44-48. [8] HU Z L, DU P J, GUO D Z.Analysis of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land use in Xuzhou city based on remote sensing[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6, 16(2): 151-155. [9] 摆万奇, 姚丽娜, 张镱锂, 等. 近35 a西藏拉萨河流域耕地时空变化趋势[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4): 623-631. [10] 白雪红, 闫慧敏, 黄河清, 等. 1991—2010年内蒙古耕地转出时空格局及分布规律[J]. 资源科学, 2015, 37(2): 360-369. [11] 张国平, 刘纪远, 张增祥. 近1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04, 58(3): 323-332. [12] 吴宏安, 蒋建军, 周杰,等. 西安城市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J]. 地理学报, 2005, 60(1): 143-150. [13] 赵晓丽, 张增祥, 汪潇, 等. 中国近30 a耕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主要原因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3): 1-11. [14] SHI Wenjiao, TAO Fulu, LIU Jiyuan, et al.Has climate changedriven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cropland in northern Chinasince the 1970s?[J]. Climatic Change, 2014, 124(1/2):163-177. [15] 满卫东, 王宗明, 刘明月, 等. 1990—2013年东北地区耕地时空变化遥感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7):1-10. [16] 卞正富, 张燕平. 徐州煤矿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分析[J]. 地理学报, 2006, 61(4): 349-358. [17] 胡召玲, 杜培军, 赵昕. 徐州煤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07, 62(11): 1204-1214. [18] 陈百明, 周小萍.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的解读[J].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6): 994-1003. [19] 胡金龙, 周志翔, 王金叶, 等. 1986—2006年桂林市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2): 48-66. [20] 刘世梁, 刘琦, 王聪, 等.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漫湾库区景观破碎化及影响因子分析[J]. 地理科学, 2014, 34(7): 856-862. [21] 李鹏山, 吕雅慧, 张超, 等.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京津冀地区耕地破碎化分析[J].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47(5): 281-287. [22] 邬建国.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
[1] | 李贤江, 石淑芹, 蔡为民, 曹玉青.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6(3): 133-143.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gxsdzkb@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