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Vol. 35 ›› Issue (2): 87-92.doi: 10.16088/j.issn.1001-6600.2017.02.013
吴竹1, 2, 田漫漫1, 2, 谭琪明3, 陈震2, 王秋萍1, 2, 何珺2*
WU Zhu1,2,TIAN Manman1,2,TAN Qiming3, CHEN Zhen2, WANG Qiuping1,2, HE Jun2*
摘要: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蓝通络口服液中银杏内酯的方法。采用酸性氧化铝柱处理银蓝通络口服液样品,用示差折光检测器,采用大连依力特Hypersil ODS2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8∶72(体积比),流速0.8 mL/min,柱温35 ℃条件下,白果内酯(BB)、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和银杏内酯C(GC)分别在21.46~107.30、17.94~89.70、8.00~40.00、11.02~55.10 mg/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183.84X-841.32(R2=0.997 1)、Y=171.98X-689.03(R2=0.998 1)、Y=142.97X-55.797(R2=0.997 1)、Y=178.93X-305.41(R2=0.997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43%(RSD=1.49%)、100.86%(RSD=1.74%)、101.78%(RSD=1.39%)、102.49%(RSD=1.17%)。该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银蓝通络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1] 沈宏伟,肖彦春,车仁国,等. 绞股蓝化学成分研究的现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561-1564. [2] 李群峰. 绞股蓝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09,24(12):2396-2398. [3] 金亭亭,孙兆林,江蔚新. 绞股蓝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6):30-32. [4] 李杰,杨舟,詹琤琤. 绞股蓝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0):74-76. [5] 夏晓晖,张宇,郗砚彬,等. 银杏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9):100-104. [6] 陈西娟,王成章,叶建中.银杏叶化学成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工程,2008,42(4):57-62. [7] 卢定强,陈钧. 银杏内酯的药理作用[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2):5-9. [8] 李砥晖,张秀荣,林天慕. 银杏内酯的药理作用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0,22(2):112-114. [9] 蒋文潇,王保和. 银杏内酯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理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2):441-444. [10] 袁传勋,潘见,胡学桥,等. HPLC-RI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4种内酯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2008,28(5):739-741. [11] 肖飞,谭永霞,王永平,等.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银杏叶片中4种萜类内酯含量[J].医药导报,2010,29(5):675-677. [12]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16-317.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gxsdzkb@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