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通过测定海南粗榧愈伤组织的生长速率、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含量,探究外植体、培养基、抗褐变剂及激素对粗榧愈伤组织生长和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外植体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褐变率比茎段外植体低;培养基添加0.5 g·L-1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有良好的抗褐变效果。愈伤组织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萘乙酸(NAA) 4 mg·L-1+激动素(KT) 0.1 mg·L-1+蔗糖30 g·L-1+卡拉胶6 g·L-1+PVP 0.5 g·L-1。
中图分类号:
[1] KIERAN P M,MacLOUGHLIN P F,MALONE D M.Plant cell suspension cultures:some engineering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Biotechnology,1997,59(1/2):39-52. [2] 刘兰英.核桃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0,36(5):434-435. [3] THYGESEN P W,DRY L B,ROBINSON S P.Polyphenol oxidase in potato (a multigene family that exhibits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patterns)[J].Plant Physiology,1995,109(2):525-531. [4] 符文英,杜道林,符木均.海南粗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1):34-36. [5] 高国训.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变问题[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35(6):501-506. [6] 刘曼西,于秀芝.有机酸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1,27(5):350-353. [7] 王栋,买合木提·克衣木,玉永雄,等.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及其防止措施[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1):7-10. [8] 叶梅,王伯初,段传人.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4,15(4):426-428. [9] 朱广廉,钟诲文,张爱琴.植物生理学实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37-40. [10] 盛长忠,王淑芳,王宁宁,等.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初探[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4(4):120-121. [11] 张志良.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47-52. [12] 荣保华.藕带多酚氧化酶性质及藕带保鲜初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44-46. [13] 程建军,王震新,于静波,等.苹果梨和鸭梨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0,21(2):71-73. [14] 罗晓芳,田砚亭,姚洪军.组织培养过程中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1(1):92-95. [15] 黄浩,鲁明波,梅兴国.红豆杉细胞培养中抗褐变剂的筛选[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27(4):107. [16] 张月玲,肖尊安,熊红.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与PPO,POD比活性和多酚质量分数变化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6):800-804. [17] 夏铭,吴绛云,张丽梅.红豆杉组织培养中褐变问题的研究[J].生物技术,1996,6(3):18-20. |
[1] | 于声, 段斯亮, 李海叶, 黄富平. 九香虫水提液对两种癌细胞的作用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3(1): 104-108. |
[2] | 彭艳, 蔡乐靖, 周远华, 黎智, 刘仁路, 仲辉, 张国海. 白花丹素衍生物Pln-7-co(oAc)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1(1): 67-71.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gxsdzkb@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